第21种——硒代半胱氨酸
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U),于1986年从含硒蛋白质中发现,在人体中有至少54种蛋白质中含有Sec。但由于-SeH的高还原性,Sec往往不游离的形式在细胞中存在。
曾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所出现的克山病有一种说法就是由于缺硒而造成的。
硒代半胱氨酸实际上是由丝氨酸衍生而来的。
在人体细胞内Sec参与组成的部分蛋白质: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每分子中含有4个Se原子,主要防止过氧化物对机体造成损害。
- 去碘酶(deiodinase),甲状腺激素有T3,和T4之分,T3作用快而强,但持续时间短,T4作用慢而若,但持续时间长。T4作为T3的前体,合成的时候需要去碘酶的作用。
第22种——吡咯赖氨酸
吡咯赖氨酸(pyrrolysine,Pyl,O),于2002年在一种产甲烷的古菌——巴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中发现,在人体中不存在。这种微生物能够将甲胺(读作àn)、二甲胺、三甲胺转变为甲烷。
Pyl是由两分子Lys转变而来的。
如何编码
43种密码子中的61种编码常见的20种氨基酸,其余的3种(UAG,UAA和UGA)为终止密码子,作为多肽链合成的停止信号,那么剩下的Sec和Pyl如何编码?
当然是用镊子夹上去啦
在特殊的情况下UAG(编码Pyl)和UGA(编码Sec)还是会用来编码Sec和Pyl的。
缺硒时会造成翻译的提前停止。
版权归属: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ZnYuu 所有。
本文链接:https://www.znyuu.com/archives/new-protein-amino-acids.html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站内容依据 CC BY-NC-SA 4.0 许可证进行授权。
您可以自由地转载或是修改,但需注明出处及本声明,并且不得用于商业目的。